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8件,居全国第四位;商标有效注册量250.4万件,居全国第二位……放眼全国,发明创造,这可是“模范生”浙江的强项。
最近,“浙”里发布了两张有意思的榜单,都以“创造力”为名——《浙江省创造力十强县(市、区)榜单》和《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名单》,引发关注。词云分析发现,媒体与网民对“浙江创造力”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“创新”“企业”“专利”“产业”等方面。
细究榜单,不难发现,“数字经济”在浙江的成效显著。致力于打造“数字经济”第一城的杭州有5个区入围十强;数字经济领域有25家企业进入创造力百强序列,共拥有有效专利10127件,占百强企业有效专利总数的46.9%。数据显示,2019年,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%,占地区生产总值10%。
实际上,浙江胸中有“数”已多年。2003年“数字浙江”正式提出,17年来,浙江始终坚持推动数字经济落地生根。数据显示,2019年,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%,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0%。
《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名单》中,拥有百强企业超过10家的地市共4个,分别为杭州33家、宁波21家、嘉兴15家、湖州11家。舆论观察发现,百强企业的分布较为集中在浙北地区。有网友疑惑,“浙江创新发展的天平正在向北倾斜?”分析认为,浙北地区位于或靠近长三角核心城市,集中了一批优质科研平台,具有创新辐射效应;人才的集聚让这些地区孵化了大批新经济相关企业,加上政策加持,浙北地区形成了高质量要素的虹吸效应,从而推动了创新。
但要素集聚的劣势并不会制约其他地区的创新发展。从新昌县入选《浙江省创造力十强县(市、区)榜单》就能够看出端倪。这个“蜗居”于山区的小县城,多年来用有限的资源,倾力保护企业创新活力。通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实现了从浙江省次贫县向全国百强县的跨越。
透过榜单可以发现,传统制造业创新创造能力也在逐步增强。吉利汽车、方太厨具、杰克缝纫机、超威集团,一批耳熟能详的传统制造业企业榜上有名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更是成为传统制造业创新的明星行业,上榜百强企业总数分居各大行业第二、三位。
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,“块状经济”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、总体规模偏小的劣势也显现出来。如今,当曾经“块状经济”中的主力亮出以百计数的发明专利,舆论普遍认为,浙江现代产业集群正逐渐成形。
“但浙江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转型仍任重道远。”有专家表示,尽管与过去相比,浙江产业的创新发展已上了一个台阶,但将产业的这些关键指标置于全国、全球背景下比较,浙江省产业集群化、现代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。
策划:廖晓华
监制:徐乐静
作者:韩冰玉
设计:程焕航
《睿思一刻》栏目(浙江)由新华网客户端、新华网大数据中心、新华网浙江频道联合出品,转载请注明来源。

-
睿思一刻·浙江:解读浙江“创造力”榜单里的“秘密”
2020-04-24 19:01:14
-
海外订单滑坡怎么办?纺织业:补链强链,链中寻机
2020-04-24 13:51:51
-
爱卫同行,请从使用公筷开始
2020-04-24 13:46:41
-
杭州“智慧检察”助力市域治理现代化
2020-04-24 13:46:41
-
舟山整治渔业安全生产秩序 严防渔船“带病”出海
2020-04-24 13:46:41